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|
1986年设置运动训练专业,2000年开始本科招生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改革,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。 培养目标: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现代竞技体育理念、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,掌握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能够在专业或职业运动队、各类学校、专项俱乐部、企事业单位从事运动训练、体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 培养规格: 1.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。 2.了解我国体育工作、运动训练、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。 3.掌握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的理论体系和知识,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手段和方法、组织体育竞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。 4.突出专项运动技能,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,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。 专业课程: 1.主干学科:体育学、教育学。 2.主要专业课程:运动解剖学、运动生理学、体育保健学、心理学、运动训练学、教育学、体育科研方法、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、副项训练理论与实践。 3.特色课程:田径、篮球、排球。 师资力量:专任教师137人、教授18人、副教授66人、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,硕士学位获得者102人,硕士生导师16人,省级优秀教师1人,河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1人。 教学团队:运动训练专业发展进程中,加大教学团队、课程、教研平台等的建设,排球、篮球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,排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足球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。 专业特色: 1.按照体育专业国家标准,结合专业实际,优化课程建设体系,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,采用“一二三四培养工程”方案。一个主修(田径、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基本体操、健美操、柔道、摔跤、跆拳道其中一项);两个辅修(田径、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网球、羽毛球、基本体操、健美操、跆拳道、摔跤、柔道、武术、散打、中国舞其中两项),三门基础课(田径、武术、体操);四门任意选修课。 2.采取“以赛代练”的方式进行教学竞赛。加强教学和比赛之间的衔接,做到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。
|